文/張文亮
對未來有一絲的不確定,不是更有趣嗎?除非你是機械人,否則未來不要太確定。
早期的大學,是學生追求理想的園地,是給學生一個空間,靜下思索的所在,這是「學校」(school)一詞的原意──「休息」。現今的大學,是社會的縮影,社會掀起的波濤駭浪,也會形成陣陣浪潮,衝進大學。幾乎,沒有一個科系能夠置身浪潮之外,很少學生,會不受影響。當科系所學,無法給學生看到未來,許多學生會想,他們當年是否看錯所選,尋索「轉系」。
近代的校園是一個開放的系統,這對學生有利,也有弊。利是提早知道社會的需求,讓畢業與工作的時間「零接縫」,所學和工作技術「零落差」;弊是為了外在需求,忘了自身興趣,能力與使命。
社會上越重要的工作,如總統、立法委員等,大學沒有科系在培養;對文化具影響力的職責,如文學家、媒體出版者、大企業創業家,大學沒有這種科系,無法直接產生。大學在培養人才,一流人才適合各式工作,如同一把好刀,能切各種食物。大學在培養強壯的毛毛蟲,畢業時,毛毛蟲會蛻變成美麗的蝴蝶飛出去。毛毛蟲不用預定要上哪根枝頭?而是要選擇藍天一片。
轉系的起因
零接縫、零落差是社會一般需求,不是關鍵需求。一般需求的工作,生活也許可自足,但是對周遭的影響力小。社會經常強調前者,給許多大學生帶來壓力,常覺自己像風箏,線的一段不知放在哪裡,另一端不知被風刮到哪裡去。一堆風箏若在空中撞一起,將纏得一團亂。
在大學一年,科系所學在未來的不確定,學生將懷疑是否值得投入時間,引發轉系的思慮。請不要以為稀奇,大多數人(包括我)在求學過程中,都有這想法,而且多次困擾過。我們都會受周遭朋友的看法,家庭的建議,社會的報導,與自身的個性、興趣、情緒、成績等諸多因子,影響我們的抉擇。
許多學生在高中時,對大學科系的認識全然空白,即使在從科系網站得知點線索,大都是霧裡看花。以致填科系志願時,先有選擇性的偏差,後有偏差性選擇。
不轉系的原因
這怎麼辦?有些學生選擇「積極」的態度讀下去,以進到一個科系,就當作自己的責任,盡力念好成為自己的義務;或將科系當作對人群的服務的預備,讀下去一定有用;或相信真實的興趣,是在幫助別人而非一時喜好;或認為將沒趣的科系,讀成有趣的「轉化力」,才是最大的興趣;或將科系當成累計自己資源的地方。累計越多,優勢越多,未來也易在研究所轉系。
有些學生認為大學四年的時間很短,用60-70%的時間對付自己科系所學,30-40%的時間去選讀自己有趣的輔系、學程。主將使自己專業、興趣兼顧。用科系來做未來工作的跳板,有時如同冒險的生手用望遠鏡看野牛,不會使用焦距,手抖來抖去,或站錯位置,看不清野牛在哪裡,而且活潑的野牛總會移動,病牛才非站在那裡,等你看清楚。
轉系的原因
轉系之前,最好修過(不只旁聽)該系的課,成績不錯才轉。轉系的挑選,可注意科系的優勢性,科系課程學生的滿意度,學習的內涵與寬廣。轉系的門檻是大學的成績,成績較好轉系的成功率較高。轉系之後,要更多參與系上的課程,保持好的成績,以免念書的信心垮掉,也要減少課外的活動,舒緩你與新科系的張力。多認識系上的導師,減低自己的疑慮感。注意轉系之後的共伴效應,以致人際關係上的疏離。
有否轉系,未來總是有些不確定。對未來有一絲的不確定,不是更有趣嗎?除非你是機械人,否則未來不要太確定。
延伸閱讀:
- 就讀不喜歡的科系,依舊有轉機
很多人會認為大學和研究所可以分別就讀不相關的科系,這樣的選擇也是一條出路。但是,光妍點出關鍵──並非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。 - 大學生的政治焦慮 — 台灣有未來嗎?
「這門課不談政治,只教環境保護。」我冷冷說道。那個學生也冷冷反問:「如果台灣沒前途,保護台灣環境有什麼用?」 - 認識耶穌
耶穌在你的心門外叩門,願你打開心門接受這位最好的朋友。